回首頁創價學會中文網創價e購樂繁體簡體  


首頁 > 檢索結果 > 四信五品抄
第362頁
四信五品抄
二三品人之檀戒等五度,至第四品始許之,以其後許,可知初制之事。
  問曰:經文一往相似,別有無疏釋耶?
  答曰:汝所尋之釋,是月氏四依之論乎?或漢土日本人師之書乎?捨本逐末,離體求影,忘源尊流,擱置分明之經文,尋求論釋,倘有與本經相違之末釋,亦可捨本經而就末釋耶?雖然,興之所至,示之如次。文句九云:「初心畏緣所紛動,妨修正業,直專持此經,即上供養。廢事存理,所益弘多」。此釋所云「緣」是五度也,初心者如兼行五度,將妨正業之信。譬如小船,積財渡海,與財俱沒。「直專持此經」者非謂持一經全部,但專持題目,不雜餘文。一經之讀誦,尚所不許,何況五度?「廢事存理」者,捨戒等之「事」,專持題目之「理」。「所益弘多」者,初心者如諸行並題目行之,則所益全失矣!
  文句云:「問:若爾,持經即是第一義戒,何故復言能持戒者?答:此明初品意,不應以後品作難」。當世學者,不見此釋,以末代愚人同於南岳天台之二聖,誤中大誤也。妙樂重明之云:「問:若爾等者,若不須事塔及色身骨,亦應不須持事戒,乃至不須供養事僧耶」?傳教大師云:「二百五十戒,忽然盡捨」。非僅限傳教大師一人,鑑真之弟子如寶、道忠,及七大寺等一同捨去矣。又、傳教大師誡未來云:「末法中若有持戒者,是怪異也。如市中有虎,誰其信之」?
  問:汝何不勸進一念三千之觀門,但唯使唱題目耶?
  答:日本二字,攝盡六十六國之人畜財物,無一闕遺。月氏兩字,豈不涵蓋七十國?妙樂云:「略舉經題,玄收一部」,又云:「略舉界如,具攝三千」。文殊師利菩薩、阿難尊者,三會八年

御書名 聖壽 對告眾 著作地
四信五品抄 56 富木常忍 身延
版權所有 © 創價學會 使用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