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 冊,第 160 頁
(065)致妙一女居士函
建治元年5月 54歲
妙一女居士
別名:冬必為春事
【文言文】

此等悉是以惡人、提婆達多為師之故也。結果,今日身出惡瘡,三月七日墮無間地獄。此事可悲,我將涅槃,心所不安。我救阿闍世王,當使一切罪人如阿闍世王得救。」
  而於聖靈言,或有病子、或有幼女。想必嗟嘆:棄之獨赴冥途,遺老朽如枯木之女居士一人撫養,其苦何如!
  心下或憂日蓮之事。「佛語不虛,法華經必得弘宣。若然,此僧自有機會受人敬仰。」或這般思忖,然事不如願,竟遭流放,「何故、何故!法華經、十羅剎究在何處?」倘使聖靈存生至今,得睹日蓮此日之赦還,其喜悅也、又將如何!又、所言不虛,大蒙古國今果來犯,國土危殆,亦將是何其喜悅耶!此是凡夫之心耳。
  信奉法華經之人如冬,冬必為春。自昔未聞未見有冬盡秋來之事,亦未聞信奉法華經者終為凡夫。經文有云:「若有聞法者,無一不成佛。」
 

【白話文】

這些全部都是以惡人、提婆達多為老師的緣故。結果,他會全身長出惡瘡,三月七日墮入無間地獄。我對此感到哀傷,且因即將入滅,內心感到不安。如果我能救阿闍世王的話,一切的罪人也都能像阿闍世王一樣地獲救。」
  然而,令先夫既有一個生病的兒子,又有幼少的女兒。他必定會感嘆地想,要拋棄他們而獨自前往冥途,留下老朽得像枯木一般的女居士一人撫養他們,會是多麼痛苦啊! 
  他心中的另一方面,也許在擔心日蓮的事情吧。「佛說的話不是虛假的,《法華經》一定會弘揚開來。如果這樣的話,這位僧侶一定會有什麼機會,得到令人敬仰的立場吧。」或許他是這麼想,但是事情不是這樣,日蓮竟然遭到流放,「什麼原因、什麼原因!法華經、十羅剎女究竟在什麼地方呢?」如果令先夫存活到今天,能夠看到日蓮今天獲得赦免回來,他會是多麽地喜悅啊!又、日蓮的預言不是虛假的,大蒙古國現在果然來進犯了,國家處於危險狀態,他如果見到這些也會是多麼地喜悅啊!這些都是凡夫的心情。
  信奉《法華經》的人就像冬天,冬天一定會轉為春天。從來不曾聽到或看見冬天過了又返回秋天的事,也不曾聽到信奉《法華經》的人最終會是凡夫。經文有說:「若是有聽聞法華經的人,沒有一人不能成佛。」(方便品)
 

篇名 執筆年月日 聖壽 對告眾
致妙一女居士函 建治元年5月 54歲 妙一女居士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