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 冊,第 214 頁
(129)可延定業書
弘安2年 58歲
富木常忍之妻
【文言文】

  夫病有二:一輕病,二重病。縱是重病,值善醫急為對治,命猶可存,何況輕病乎!業有二:一定業,二不定業。縱是定業,善能懺悔,必可消滅,何況不定業乎!
  法華經第七云:「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。」「此經」是指法華經之文也。一代聖教皆如來之金言,無量劫已來,是不妄語之言也。尤以此法華經,佛云:「正直捨方便」,是真實中之真實。多寶來證明,諸佛作舌相。焉能虛妄?加之,還有最第一之秘事。此經文說:「後五百歲,二千五百餘年時,將有女人得病。」
  阿闍世王行年五十之二月十五日,身出大惡瘡。大醫耆婆力所不及,三月七日必死墮無間大城。五十餘年間之大樂一時頓滅,一生之大苦,集於三七日。定業之壽命雖有限,佛重為演說法華經,名涅槃經並授與大王,身病忽平愈,心之重罪並一時露消。◇◆◇

【白話文】

  病有兩種:一種是輕病,第二種是重病。縱使是重病,遇到良醫趕緊治療,還是可以活命,何況是輕病呢!業有兩種:一種是定業,第二種是不定業。縱使是定業,好好地懺悔,一定可以消滅,何況是不定業呢!
  《法華經》第七卷說:「這部經是一閻浮提的人生病時的良藥。」(藥王菩薩本事品)「這部經」是指《法華經》的經文。釋尊一生所說尊貴教義全部都是如來的金言,過去無量劫的漫長期間以來,一直遵守「不妄語戒」的言語。尤其是這部《法華經》,佛說:「正直地捨棄方便教義」(方便品),是真實中的真實教義。多寶如來前來加以證明,十方分身諸佛伸出舌頭上達梵天。《法華經》怎麼可能是虛假的呢?更且,它還有一件最大的秘事。就是經文所說:「後五百年,釋尊滅後二千五百多年時,將有生病的女人。」
  阿闍世王到了五十歲那年的二月十五日,身上長出大惡瘡。大名醫耆婆也無能為力,阿闍世王三月七日一定會死並墮入無間地獄。他五十多年間的一切歡樂瞬間消失,一生的大苦,都聚集在這二十一天。定業的壽命雖然有限,但那時佛陀為他再次講說《法華經》的宗旨,名為《涅槃經》並將它授予大王,他身上的病因而立即痊癒,內心的重罪也像露水般同時消失。◇◆◇

篇名 執筆年月日 聖壽 對告眾
可延定業書 弘安2年 58歲 富木常忍之妻
TOP